close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8/13 00:07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攝取豆漿、豆製品,一樣能得到豐富鈣質?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營養醫學研究群主任潘文涵皆表示,

黃豆雖然好處多,但我們吃到的八成黃豆製品,鈣含量是偏低的;

以一杯二四○毫升為例,平均要喝十杯豆漿或是吃七盒多嫩豆腐,才等於一杯牛奶的鈣質。

國人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為一千毫克,但調查發現,一般民眾的鈣質攝取量大約在四百至五百毫克左右,明顯不足。

國人年齡越大,骨質疏鬆現象越嚴重,五十歲以上女性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比率為四十一·二%、男性為二十二·六%;

而孩童鈣質攝取不足亦會影響生長發育,儲存骨本需從小就開始。

乳品及乳製品含有豐富的鈣質來源,若鮮乳價格過高時,可泡奶粉或保久乳來取代;

另,其他像是蝦皮、小方豆乾、芥藍、小魚干、莧菜、黑芝麻、髮菜、梅乾菜、川七、蝦米等都含有豐富的鈣質。

除了鈣質的攝取,同時也要注意個人的生活與飲食習慣,

應適度照射陽光十五分鐘,且養成運度,如跑步、快走、走路、跳舞、騎腳踏車等。

另,很多機關團體、學校實行「蔬食日」,

但卻常以素漢堡、素火腿、素鹹魚、素牛肉、素鵝等過度調味的黃豆製品來取代肉類,

反而容易攝取過多的鹽及調味料、甘味劑等食品添加物,而失去原來響應健康、飲食環保的美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景文 的頭像
    鄭景文

    我的雜記本

    鄭景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